Ø 杜台蘭
台大物理系研究所二年級
Ø 參加緣由
2006年參加洪蘭老師帶領前往南投仁愛鄉東埔國小的志工服務後,我就一直很希望能夠嘗試國際志工服務,希望自己除了照顧台灣的小朋友,也能看看世界上其他的小孩,帶給其他角落發揮小小的影響力。
Ø 心得
從仰光一直往緬北的方向移動,躲在客運或火車裡,心情很複雜。我在緬甸過的絕對是高於當地一般人民平均生活水準的生活,但我有我在忍耐的感覺。與吳天昂或其他志工服務者的談話中,他們常常提到要融入當地生活,他們也常常會擔心我們適應上的問題。其實適應上的問題是不用擔心的,跟登山社出遊幾天不洗澡,沒電喝帶著泥土的山泉水生活我也過過,我更認為人其實是有很大的彈性的,沒有什麼樣的日子是不能過的。只是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我會選擇自己在台北的生活。一如隊員Charles說的,這是生活方式的問題,每個人有其生活方式,不容易說改就改。適應是一定行的,但那是忍耐。我在想的是,是不是有一種絕對的生活方式,是每一個人生活上的終極目標,每一個人對生活最終的期待?如果有,我們就沒有所謂的改變當地人生活方式的問題了,我們對當地人的幫助,方針也會非常明確。仔細想想,光就我自己身邊的人來看,有人想創業,有人要當公務員,同一個地區長大的每個人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型態以至於生活方式就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可以想像生活方式必然沒有一個絕對性的答案,但是前提條件是要讓每個人都能看到所有的選擇才公平,我覺得緬甸的資訊就很缺乏,這對當地的人民是不是一種損失呢?我們到果木,到和平,對那的人而言,是之前沒有發生過的事,我們也許擾亂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價值觀,但我覺得這種刺激,這些震撼,未必是不好的。我們留給他們牙刷,也許在
我在客運上,深深的期待台灣的從政者。緬甸的公路崎嶇不平,很多地方根本只是石子路,讓人一點也無法心安理得地坐在其上。經過有人家住的地方或許會亮著幾盞日光燈,但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的路燈,客運把車頭燈開的嶄亮,迎頭而來的車子在車的兩旁加裝好幾盞的照明燈,經過自己做的客運時,依稀可以推測出自己的客運也裝了不少盞的照明燈。我和緬甸的小朋友提到美國人會繳稅給自己的政府時,我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人民要繳稅,但我不敢跟他們說,人民繳稅給政府做國家建設也包括把路鋪的平平的,把路燈搭起來,所以人民的車車就可以在上面安全的跑著。我希望這一切只是因為緬甸人民不搭客運,他們自有一套方式在緬甸裡移動。離開新村學校時,任教五六年級的邵老師問我,外面很進步吧?緬甸是不是很落後?在與緬甸居民的幾次對話,面對這種問題,我總是很尷尬,不知怎麼回答,誠實一點必定傷到對方,我不希望我的價值觀帶給別人自悲感,畢竟我覺得好的東西也許也不過爾爾,但難道不誠實嗎?吳天昂先生和我說,可以提一些台灣怎樣建設的經過,這的確是一個回答問題的方法,但我但願台灣一直是在進步的,人民的生活水準一值在世界一定水平之上,我們的人民永遠不會問別人這種問題,至於我們想不想過的很清幽,很與世獨立,自然又是另一回事,個人的選擇不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